17761570019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17761570019
  • 电    话:17761570019
    传    真:0317-6896271
    网    址:
    公司地址:河北省沧州市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公司动态

一次成型异径三通的技术原理与工业应用

来源:沧州奥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25-05-08浏览次数:3

在石油化工、能源输送、市政工程等领域,异径三通作为管道系统的关键连接部件,承担着分流、合流的重要功能。随着制造业对高效、精密、环保需求的提升,一次成型异径三通技术凭借其工艺集成度高、材料利用率高等优势,逐步成为行业主流。本文从核心原理、工艺流程、技术创新及行业应用等维度,系统解析一次成型异径三通的制造机制与发展方向。

 一、一次成型异径三通的核心原理 1. 液压胀形成型技术

液压胀形工艺通过液体压力与机械挤压的协同作用实现异径三通的一次成型。其核心流程包括:  

 管坯预处理:选用与三通外径一致的管材,经超声波测厚确保壁厚均匀性(误差≤±0.5mm);  

 液体注入与压力控制:将管坯内注入液压介质,通过双油缸同步挤压管坯,使液体压力逐步升高至150300MPa,驱动金属材料沿模具型腔流动形成支管;  

 动态补偿机制:通过轴向补偿与径向压缩的协同作用,实现主管与支管的壁厚均匀性,肩部增厚量可达原始壁厚的20%30%。  相较于传统多工序加工,液压胀形具有以下优势:  

1. 生产效率高:单次成型周期缩短至2030秒,较传统工艺效率提升70%;  

2. 材料利用率高:无切割废料,原材料损耗降低15%20%;  

3. 表面质量优:成型后表面粗糙度Ra3.2μm,无需二次打磨。 2. 热压成型技术

对于大口径(DN400)或厚壁(≥12mm)异径三通,热压成型更具适应性。其工艺特点包括:  

 温度控制:加热管坯至9001100℃,降低材料变形抗力,设备吨位需求减少40%;  

 径向补偿机制:通过模具对管坯径向压缩,金属向支管方向流动形成分支,支管壁厚减薄率控制在15%以内;  

 模具协同设计:采用分体式芯模与可调节模腔结构,支持DN50DN1200的规格覆盖。

 二、一次成型工艺流程优化 1. 标准化工艺流程

1. 材料预处理  

    管坯选型:根据设计标准(如GB/T12459ASME B16.9)选用低碳钢、不锈钢或钛合金管材,椭圆度误差≤0.5%;  

    表面处理:喷砂工艺清除氧化层,粗糙度Ra3.2μm,增强成型附着力。  2. 成型阶段  

    模具装配:根据支管口径比(主/支管直径比≥0.3)选择模芯类型,采用卡扣式结构实现5分钟内快速换模;  

    压力路径规划:分阶段增压(初始压力为终压的30%),避免管坯起皱或破裂,位移控制精度达±0.1mm。  3. 后处理与质检  

    冷却工艺:风冷与水雾冷却结合,终冷温度400℃,抑制奥氏体晶粒粗化;  

    无损检测:采用超声波探伤(UT)检测内部缺陷,磁粉检测(MT)验证表面裂纹,合格率≥99.5%2. 工艺难点与解决方案

 支管壁厚不均:优化模具圆角半径(R3t

Copyright © 2018-2019 沧州奥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站点正在备案中 English